2012年7月27日,调查机关致函美国政府,对其评论意见予以回复。
开打贸易战的好处有几个:第一,是给中国政府一个与美国谈判的筹码。只要几年的时间,中国的光伏产业将很快会在工艺、装备和制造技术等各个领域追赶上并超越欧美,成为世界光伏制造强国。
因此,把贸易战的威胁作为一种威慑,是十分必要的。实际上,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国的制造商不仅有威胁,而且威胁极大。入侵别国挑起战争才需要借口,面对侵略奋起反击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光伏对于美国,是一种战略能源。外部信心的缺失加上内部公司治理缺失,才是让中国光伏企业目光短浅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这是有史以来,中国的工业产品第一次在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样的质量的水平上,取得了低得多的成本优势。虽然,德国不少议员提出,目前,德国政府对于光伏发电的补贴在各种能源补贴中所占的份额,与光伏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所占的份额不成比例,因此,呼吁减少对光伏的补贴。2011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按项目核准期限分别定为每千瓦时1.15元(含税)和每千瓦时1元。
补贴标准,较2011年又有提升。能人还是狂人,有的时候并不那么容易区分。虽然晶硅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但在晶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却是高能耗、高污染的。那么,6年前还是光伏门外汉的李河君,7年后,能否兑现他的万亿豪言呢?不一样的玩法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晶硅太阳能在一片欢呼声中,迅速跌落神坛。
在薄膜电池技术上也有三种主要的技术路线:硅基薄膜、碲化镉和铜铟镓硒(CIGS)。而在海外上市的如赛维(亏损1.85亿美元)、尚德(亏损1.33亿美元)等行业明星企业,半年报均出现了巨额亏损。
根据财政部和住建部今年1月5日公布的《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的通知》,对于建材型等与建筑物高度紧密结合的光电一体化项目,补助标准暂定为9元/瓦。事实上,自去年末,多家银行已经将光伏企业的信贷风险防控列入了重点事项。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能源行业分析师侯文涛向《英才》记者表示,目前全球新增的光伏发电装机30GW左右,但产能却已经达到60GW,即便考虑到产能淘汰等因素,恢复也得几年时间,因此很难乐观。高科技加新能源,就等于万亿级的公司?苹果只占了高科技一头,就达到了万亿市值。
我们8个基地目前3GW的产能,总投资其实就是300亿元左右。从2006、2007年多晶硅料400美元/kg,到今年7月底的20美元/kg左右。前瞻资讯数据中心监测显示,2011年占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71%左右的欧洲市场,其需求量在今年将锐减三成,而欧洲市场占据了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总量的3/4。换个角度想想,官方数字可能包含着地方政府的业绩和投资企业为取得融资方便而增肥的成分,这也并非不可理解。
因此,不少人曾指点李河君,利用自己水电发电成本低的优势,杀进光伏产业。6年前,阴差阳错的当上了首任新能源商会会长的李河君,被施正荣、刘汉元、徐建新、高元坤等一拨搞光伏的企业家包夹着,但李河君却是个光伏局外人,汉能控股彼时只有水电和风电。
学机械工程出身的李河君自诩对光伏技术理解的非常快,但令他头疼的是,太多人对新能源的问题不太理解。李河君将汉能控股发力的时间点设定在2013年,一个重要的判断理由就是双反所带来的大量晶硅电池低端产能的淘汰。
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大约在明年下半年,欧洲很多国家就将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2011年,国内光伏装机量同比增长了500%,已达2.9GW,这个数字预计在今年将会增加到5GW。薄膜电池虽然已经进入了商业化量产的阶段,而且其发电成本要比晶硅电池低,但其投资规模却是晶硅电池的数倍。我的目标是2020年以前,把汉能做成万亿市值的公司。有分析认为,这笔可能高达5亿美元的交易,不仅给汉能控股带来技术方面的收获,同时也是汉能利用Solibro销售网络,向海外市场扩张的重要一步。这是45岁的李河君的语言风格,当然,这也并非没有理论依据。
李河君所谋划的技术路径,已愈见清晰。高门槛路线李河君的做法,从一开始就被旁人视作是剑走偏锋。
与李河君的举重若轻相比,行业分析师的判断就显得沉重了许多。根据光伏行业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业绩预减者占比八成。
据统计,我国已建成的分布式能源达500万千瓦,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安装地点主要为医院、宾馆、写字楼等,但由于分布式能源并入电网存在技术和成本等原因,绝大部分项目没有并网,甚至处于闲置状态。此前的2010年,汉能控股亦通过控股港交所上市的铂阳太阳能,切入了薄膜电池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环节。
在现在的光伏圈里,李河君显然是极其自信的那一类。在今年8月初,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快太阳能发电技术进步,鼓励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同时支持建设以自发自用为主要方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在2009年年中杀入光伏领域后,不到两年的时间,李河君就一气在四川双流、广东河源、山东禹城、浙江长兴、江苏武进、海南海口等地投资兴建八个光伏产业基地。几乎是与此同时,李河君再度出手,落下了汉能控股海外布局的第一子。
但回到发电这个老本行,电价、电网是汉能控股绕不开的关键词。对于汉能控股的主要盈利点,李的设计是:高端装备制造、光伏发电和系统解决方案。
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的看法。这个时间周期直接刺激到了李河君的神经,而三年时间始终在围观的汉能,在2009年杀入了光伏市场。
坐拥600万千瓦水电和131兆瓦风电,但这一次,汉能控股却是要在光伏上一展拳脚。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中国比我有钱的人多了,但他们不见得敢弄。
不论是否踏准了市场点,至少李河君是把准了政策脉。观察研究了三年之后,李河君选择了技术和资本门槛更高的薄膜电池为切入口,没有几百个亿,这个行业起不来。侯文涛告诉《英才》记者。各玩各的离网式发电,不是故事的全部。
如果这样的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能够在国内大量复制,那将会是多大的市场?10万亿。此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公开表示:十二五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拟提高到21GW,近期不应以大规模建设大型电站为主,必须开放用户端的市场,支持用户自主地建设光伏系统。
在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和防范和减少信贷风险的天平两端,银行业显然开始向后者倾斜。一位业内人士向《英才》记者分析。
在传统晶硅太阳能的生产成本构成中,能耗成本甚至一度高达四成左右。对于土地比较多的农村居民,干脆可以建微型光伏电站,做电网生意。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弄竹弹丝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